中新社石家莊11月8日電 (陳林 閆紅傑)“向污染宣戰”。每當李春元把新作《霾來了》送給朋友時,習慣在書前寫下這句話。
  “希望公眾瞭解霾,參與到防霾治霾行動中來。”李的另一身份是廊坊市環保局副局長。他的這部24萬字環保長篇小說,網絡點擊已超2000萬人次。
  地處北京、天津間的河北廊坊被譽“京津走廊上的明珠”。李春元說,去年9月國務院發佈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後,京津冀地區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治理大氣污染。因特殊地理位置,廊坊的壓力在河北最大。
  圍繞大氣污染防治,去年河北劍指鋼鐵等支柱產業,綜合施策,重拳治霾。
   自傷筋骨壓產能
  “寧願犧牲GDP也要把產能壓下去。”多位河北官員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,如是表態。
  2013年,環保部公佈包括京津冀在內的74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,河北有多座城市排名末尾。
  河北省發改委紀檢組組長劉海生表示,鋼鐵產業增加值約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1/3,是河北第一大支柱產業。但河北決心強力推進化解鋼鐵過剩產能。
  準備搬遷的石鋼公司已打響河北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第一槍。該公司總經理於根茂說,搬遷不是污染物排放的轉移,是在不新增產能下通過環保改造、產品升級減少污染排放總量。
  願意通過犧牲利益換取藍天白雲的並非只有官方。家住邢台農村、在附近德龍鋼鐵有限公司工作的趙娜說,今年7月前她負責操控電腦往410立方米的高爐填充焦炭,“那時高爐還沒拆,比現在每月多賺幾百元(人民幣),一年能多出一個月工資。”
  這位兩個孩子的母親坦言,工作9年換過三份工作,高爐的薪水最高,“但環境變好少賺錢也值得,孩子需要個好環境”。
  官方數據顯示,今年1-10月,河北省共壓減煉鐵產能1202萬噸、煉鋼產能977萬噸、水泥產能2863萬噸、平板玻璃產能2286萬標準重量箱。
   綠色供暖保藍天
  冬季供暖期,是中國北方傳統燃煤量迅速增加期。隨著治污力度不斷加大,集中供熱企業或淘汰燃煤推廣清潔能源,或引入環保技術實施減排。
  經一年多解析,燃煤排放被確認為石家莊PM2.5首要污染源。
  承擔全市約1/4的供暖面積的河北華電石家莊裕華熱電有限公司的灰硫控制室內,生產技術部副主任邸向東看著監視系統的數據說,“數值均遠低於排放標準,幾乎實現了讓燒煤像燒天然氣一樣清潔”。
  這家以燃煤為主的能源性企業,用兩台機組替代原來的174台小鍋爐。一臺機組經過脫硝、脫硫提效,每年可實現煙塵年減排160噸,二氧化硫年減排2300噸,氮氧化物減排4400噸。
  距此約300公裡外的中石油管道局廊坊服務中心熱力一處,工作近20年的司爐工甑喜強正穿著乾凈工裝進行電腦操作。“之前燒煤一班換次工裝,現在改氣幾天不換還是‘白領’。”按照環評顯示,前後相比每年可減少氮氧化物2073噸,二氧化硫排放915噸,煙塵481噸。
  在廊坊市安次區農村,祖輩以種地為生的薑樹森說,因空氣污染他們很多傳統習慣已開始改變:玉米秸稈沒再像往年焚燒,從小取暖用的煙煤被拋棄,農村流行騎電動車……
  “河北環境空氣質量呈止跌轉好趨勢。”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殷廣平說,今年1至9月,全省11設區城市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天,重度以上污染天數減少了11天,“但任務依然十分艱巨”。(完)
(原標題:河北治霾進行時:重拳壓產 綠色供暖)
編輯:SN09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t07btsrj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